官方微信

TOP

选购指南   购物   双十   陷阱  

双十一购物擦亮眼 五大购物陷阱应对有方

2013-11-08 09:15   来源:中国家电网   

  双十一原本很单纯,只是365天中非常平常的一天,突然有一天它因为模样特殊而变成光棍们的专属节日。再之后商家干脆把它变成了一年一度的促销季。每每到这个日子各大电商平台就开始铆足了劲,天猫、国美、京东、苏宁等等促销广告铺天盖地而来。作为消费者的我们面对这么多促销信息应该如何取舍?

0001

  陷阱一:商品价格先涨再降

  满XX减XX;直降XX,其实不止是电子商务平台,传统销售渠道中这一陷阱也非常常见,不少商家在进行促销之前往往先将产品价格提升。

  应对方法:在这个时候不妨试试用比价工具,当然时下不少电商为了让比价工具派不上用场,直接改变商品型号,因此稳妥起见不妨货比三家。

  陷阱二:抢到特价商品却发现没货

  好不容易抢到了特价商品却发现已经无货。有一部分网站为了吸引视线会打出仅限XX台抢购,而消费者点击进入后会发现显示已售完或库存不足。更有无良商家在发货过程中恶意拖延,等待消费者失去耐心自动取消订单。

  应对方法:搜索货品时可将“有现货”作为搜索条件输入,而不是点击促销商品页面进入购买页面,可节省时间,也避免高兴一场失望而归。

  陷阱三:秒杀便宜了自己人?

  秒杀价XX元实在是非常吸引人眼球的促销手段,更有不少消费者守在电脑前狂点购买等着抢到特价品,却不知这些产品早已经被“内部消化”了。

  应对策略:平常心态处理,当然在抢购之前最好先给电脑彻底杀个毒。

  陷阱四:促销品=滞销品?

  资深购物达人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件事,加入促销大战的不少产品型号往往很冷门,有些或者干脆就是很多年前的旧产品,这一点在厨卫家电及小家电产品上尤其严重。

  应对策略:事先做好功课,千万不要看便宜就盲目出手。

  陷阱五:警惕“高仿”网站套取信息

  这些高仿网站往往与我们所熟悉的网站几乎完全相似,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。据了解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网络欺诈行为,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,仿冒真实网站的地址以及页面内容,或者利用网页中的危险代码,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、密码等私人资料和钱物。

  应对方法:

  大多数骗人的页面都需要针对银行来生成,所以不要轻易把你的支付行告诉别人;由于骗子制作的是虚假淘宝网站,所以对于已经有淘宝账号的网友,是无法识别账号的正确信息的;假淘宝网站也没有之前在淘宝网站购物时留下的收获人地址,假淘宝网站总会要求输入收货人地址的信息;而且卖家的信誉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,和信誉度低甚至信誉度为0的卖家交易时尤其要注意。

  最为重要的是,无论是在什么平台进行网购也好、填资料也好,骗子们基本往往会以系统有问题、功能不全面的借口,以此进行某一环节的非常规交易,没有网络专业知识的网友要尤其提高警惕。

上一页 1 234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